新华时评:千方百计打好秋收秋种这场硬仗
9月份以来,我国黄淮海地区遭遇多年少见的持续连阴雨,导致部分农田积水、土壤偏湿,机械下地困难。在“三秋”农业生产这一关键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扎实做好秋粮收储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全力抓好秋种,为明年夏粮生产打牢基础。
9月份以来,我国黄淮海地区遭遇多年少见的持续连阴雨,导致部分农田积水、土壤偏湿,机械下地困难。在“三秋”农业生产这一关键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扎实做好秋粮收储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全力抓好秋种,为明年夏粮生产打牢基础。
最近正是种植秋豌豆的好时节,不少农友已经忙活起来。但很多人不知道,单单选对播种时间,并不能保证豌豆出苗好——催芽促根才是秋豌豆高产的关键。精心催芽的豌豆,出苗又快又齐,后期长势也格外健壮,能让收获足足提前好几天。
10月下旬以来,北方冬麦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整体利于土壤散墒和腾茬整地。10月27日10厘米土壤墒情监测显示,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表层农田过湿比例分别为37.6%、13.5%、10.0%、66.2%、47.6%,较上周减少5~20个百分点,墒情明
晨曦中播种的老农不会想到,手中的锄头终将与卫星遥感产生交集;草原上的牧民不曾料到,马背上的歌谣会融入数据流动的韵律。当互联网神经末梢延伸至田间地头,传统农牧业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
针对山东青岛地区10月底尚未播种小麦的情况,结合当前土壤墒情、气温条件及农技指导,以下是具体建议:
每当农历九月初七悄然走近,人们仿佛又一次被唤醒了那根紧绷的“丰收神经”。一股较强的冷空气自北而南,不仅席卷着田野,也吹动着无数农户心头的期盼与忧虑。从祖辈流传下来的“来年丰收不丰收,看九月初七”这句农谚,带着泥土的温度和生活的智慧,在秋收落幕后依旧余音绕梁。在
小麦还没播种,时间还能再拖多久?眼下天气变幻、墒情未稳,农民的心比这十月的天还要焦急。今年黄淮海麦区因降雨连连,小麦种地一拖再拖——到底还能等到哪一天?这个问题,牵动着无数农人的目光。
连日阴雨“锁”秋田,抢收抢种不等人。面对秋淋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武县闻“汛”而动、向“难”而行,以“抗秋淋、抢农时、保丰收”为总抓手,通过精准部署、一线服务、多方联动“三箭齐发”,组织干部群众在广袤田野间打响秋收秋播“突击战”,用责任与汗水奏响了颗
当前,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各地加快秋季农业生产进度,秋收秋种稳步推进。黑龙江农作物收获进度已超九成,水稻主产区富锦今年种植的新品种亩产达到1100斤,出米率大幅提升。辽宁全省粮食收获进度超87%。
眼下正值秋粮收获与小麦播种的关键期,胶莱街道的青岛万众云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玉豪每天奔波于各处农田和农户家中,从抢收协调、农机抢修到科学备播,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成为村民们的“田管家”。
“霜降霜降,移花进房”。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初冬即将来临,此时天气较冷,露水开始凝结成霜,随着霜降的出现,冬季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
又到一年麦播季,今年河南麦播却因天气“拖了后腿”。受9月以来持续阴雨影响,我省收秋种麦茬口衔接明显偏紧,麦播时间较常年推迟7天至15天,部分地块还面临土壤湿涝、播期更晚难题。
晚播不可怕,怕的是“急中出错”。从小麦专家的及时支招,到农户旋耕两遍的精细操作;从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意见,到18路专家组的精准施策;从植保人员现场指导,到“四补一促”策略的积极落实……在这场“保播战”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慌乱无措,而是科学应对的主动作为,展现出现
农历九月初二,民间素有“九月初二一日雨,来年农夫愁白头”的古老谚语。这句看似简单的农谚背后,蕴含着中国农耕文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观察。2025年的九月初二恰逢10月22日,当清晨的雨滴敲打窗棂时,许多老农望着阴沉的天空,眉头不自觉地紧锁起来。
在黄石大冶市的一片翠绿梨园里,种植大户老周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为了掌握梨树的生长情况而日夜不停地奔波于田间地头。如今,他只需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或掏出手机点开一个APP,梨园的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光照强度等数据便一目了然。这片梨园,有一个崭新的名字——“黄石联
9月中下旬以来的连续阴雨天气,对我省秋粮收获腾茬、小麦适期播种带来不利影响。为指导各地有效应变、切实抓好秋种工作,我厅组织各方面专家、市县农技推广骨干和基层生产一线代表,研究制定了《“今年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并采取多
压实工作责任,高效推进秋粮抢收。聚焦低洼易涝区域开展重点排查,精准锁定积水隐患区域,保障田间排水系统高效畅通,为秋收奠定扎实基础。全镇日均调用轮式、履带式收割机共50余台,根据作物成熟度和地块情况,“人轮岗机不停”,合理规划收割顺序。对个别机器作业困难地块,第
时下,正值秋耕秋种的关键时期。新化县圳上镇抢抓时间节令,坚持“早谋划、快行动、实举措”,全力推动秋冬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奋力冲刺秋冬作物种植目标,为全年农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这话不是夸张。到10月10日下午,河南的秋收已经完成约9106万亩,算下来占应收面积的77%;但几天后,山东好不容易见着一阵短暂阳光,土块才有机会干一点,可到10月13日那天,全省仍有7650万亩田地偏湿。河北、山东、河南三块主要产区都在抢时间,各自用着不同办
预计我市18日后以多云天气为主。密切关注天气,抓住有利天气收获成熟作物,已收获作物及时烘干晾晒,通风存储,防止堆积霉变。已收获地块及时排涝降渍,滕茬整地,为适时秋播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