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

“来年丰收不丰收,看九月初七”,今日九月初七,预示来年收成好吗

每当农历九月初七悄然走近,人们仿佛又一次被唤醒了那根紧绷的“丰收神经”。一股较强的冷空气自北而南,不仅席卷着田野,也吹动着无数农户心头的期盼与忧虑。从祖辈流传下来的“来年丰收不丰收,看九月初七”这句农谚,带着泥土的温度和生活的智慧,在秋收落幕后依旧余音绕梁。在

丰收 土壤墒情 农谚 墒情 冬小麦 2025-10-27 15:20  3

秋野奏响“抢收曲” 长武“三箭齐发”护粮仓

连日阴雨“锁”秋田,抢收抢种不等人。面对秋淋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武县闻“汛”而动、向“难”而行,以“抗秋淋、抢农时、保丰收”为总抓手,通过精准部署、一线服务、多方联动“三箭齐发”,组织干部群众在广袤田野间打响秋收秋播“突击战”,用责任与汗水奏响了颗

长武 土壤墒情 长武县 三箭 秋野 2025-10-24 09:42  4

“人努力”应对“天不利” 为来年丰收筑根基|大象时评

晚播不可怕,怕的是“急中出错”。从小麦专家的及时支招,到农户旋耕两遍的精细操作;从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意见,到18路专家组的精准施策;从植保人员现场指导,到“四补一促”策略的积极落实……在这场“保播战”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慌乱无措,而是科学应对的主动作为,展现出现

时评 丰收 大象 土壤墒情 墒情 2025-10-22 19:30  2

明日九月初二,老人说最怕“九月初二一日雨”,有啥预兆呢?

农历九月初二,民间素有“九月初二一日雨,来年农夫愁白头”的古老谚语。这句看似简单的农谚背后,蕴含着中国农耕文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观察。2025年的九月初二恰逢10月22日,当清晨的雨滴敲打窗棂时,许多老农望着阴沉的天空,眉头不自觉地紧锁起来。

老人 土壤墒情 农谚 徐光启 黄淮海平原 2025-10-21 09:22  2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田,联通服务助力产业振兴

在黄石大冶市的一片翠绿梨园里,种植大户老周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为了掌握梨树的生长情况而日夜不停地奔波于田间地头。如今,他只需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或掏出手机点开一个APP,梨园的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光照强度等数据便一目了然。这片梨园,有一个崭新的名字——“黄石联

联通 梨园 黄石 土壤墒情 大冶市 2025-10-20 18:16  4

今年小麦怎么种?

9月中下旬以来的连续阴雨天气,对我省秋粮收获腾茬、小麦适期播种带来不利影响。为指导各地有效应变、切实抓好秋种工作,我厅组织各方面专家、市县农技推广骨干和基层生产一线代表,研究制定了《“今年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并采取多

小麦 土壤墒情 旋耕 秸秆 墒情 2025-10-20 09:57  4

东平县大羊镇:全力筑牢秋粮安全防线

压实工作责任,高效推进秋粮抢收。聚焦低洼易涝区域开展重点排查,精准锁定积水隐患区域,保障田间排水系统高效畅通,为秋收奠定扎实基础。全镇日均调用轮式、履带式收割机共50余台,根据作物成熟度和地块情况,“人轮岗机不停”,合理规划收割顺序。对个别机器作业困难地块,第

土壤墒情 东平县 墒情 保险理赔 三秋 2025-10-19 08:00  3

持续连阴雨下豫冀鲁等地气象部门以“抢”助收全力保“三秋”!

这话不是夸张。到10月10日下午,河南的秋收已经完成约9106万亩,算下来占应收面积的77%;但几天后,山东好不容易见着一阵短暂阳光,土块才有机会干一点,可到10月13日那天,全省仍有7650万亩田地偏湿。河北、山东、河南三块主要产区都在抢时间,各自用着不同办

气象 土壤墒情 连阴雨 冀鲁 三秋 2025-10-17 16:51  3